一声集合号,把日历翻到1948
凌晨五点,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操场的雾气还没散开,一声集合号划破寂静。来自七个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背着统一配发的帆布包,脚跟并拢,呼吸同步。那一刻,他们忽然意识到,秋季党员干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集中轮训班的第一课,不是理论,而是“回到原点”的原味心跳。
教室没有课桌,只有一张老地图
推开木门,屋内正中悬着一张1947年的军用地图,泛黄的纸角微微卷起。教员没有PPT,只用一支铅笔在图上画了一道弯弯曲曲的红线: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平。有人低声问:“这条线和我们今天的工作有什么关系?”教员反问:“你手里的项目,从立项到落地,是不是也这样弯?”全场静默,只剩铅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午餐时分的“突然袭击”
十一点半,食堂飘来熬茄子的味道。刚端起碗,广播响起:“十分钟内,每人写一封给群众的家书,内容不得出现‘感谢’二字。”筷子掉地,有人苦笑,有人皱眉。十分钟过去,信纸收走,教员当众朗读其中一句:“我把今天的茄子味带回去,让你也尝尝山里的秋天。”没有豪言,却有人红了眼眶。
夜色里的“赶考”口令
夜里十点,熄灯号响过,宿舍走廊仍有微光。值班教员轻声下达口令:“明天凌晨四点,徒步七公里到岗南水库,不许带手机。”有人偷偷把闹钟拨到三点半,却在凌晨三点发现,门已经开了——原来教员更早。七公里走完,天边泛起鱼肚白,有人在水库边低声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声音不大,却像石子落水,一圈圈荡开。
结业那天,没有人鼓掌
轮训班结束,没有仪式,没有证书,只有一张返程车票和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教员最后一句话是:“把这里的一切写在你们接下来的每一个决定里。”车门关上,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红墙渐渐远去,学员们却发现,耳边仍有雾中的集合号在回荡。
秋季党员干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集中轮训班从来不提供答案,它只负责把问题埋进心里,让时间慢慢发芽。下一次霜降,你会在哪片土地上,听见同样的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