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培训该如何突破?这是很多教育者的疑问。西柏坡精神的加入,为这份困惑带来了新答案,也让思政教师培训逐步迈入新境界。
传承西柏坡精神,为何是培训核心?
西柏坡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这是中央文件明确的表述。思政教师的工作,需要传递正确价值观。没有精神的支撑,培训只会流于表面。难道思政教师不需要这样的精神滋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西柏坡精神里的责任与担当,正是思政教师要具备的素养。把这份精神融入培训,才能让教师从内心认同,进而传递给学生。

培训创新难,难在何处?
不少思政教师培训,只讲理论条文。西柏坡精神的融入,不是简单加一段内容。要找到精神与培训的契合点,这并不容易。很多培训设计者,往往忽略了教师的实际需求。精神讲得再多,不能落地到教学里,又有什么用?这就是当前培训的痛点。思政教师培训要创新,就得打破这种“脱节”,让西柏坡精神真正走进教师的日常教学思维。
新境界怎么建?传承与创新要同步
传承西柏坡精神,不是照搬过去的表述。要提炼其中的核心内核,用教师能理解的语言讲透。创新也不是脱离精神本身,要围绕教师的教学难点来设计。两者少了哪一个,培训都难达新境界。思政教师培训新境界,靠的就是把传承做扎实,把创新做精准。只有这样,西柏坡精神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力,培训质量才能真正提升。
思政教师培训新境界的打造,西柏坡精神是关键支撑。传承好这份精神,创新好融入路径,才能让思政教师更有力量,也让思政教育更有温度。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每一个培训参与者用心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