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方网站!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13343111462
19358253669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13343111462
19358253669
综合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要闻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2025-11-10 返回列表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477ff70db7744797bcc270b969d17e61.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理路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融入。思政课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兼具知识教育属性和信仰教育属性,具有强烈的思想行为规范和引导功能,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同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与思政课建设,彰显课程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自觉投身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特色和价值内涵。高校思政课贯通本硕博各学段,构成了“知识习得—理论建构—信仰提升”螺旋式上升的学习结构,其教学内容在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性,这就要求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建立在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现阶段就是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重要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中,增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和有效性,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遵循

以整体性原则提升融入的全面性。整体性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在“三个全面”上下功夫,即坚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打造。具体地说,一是全面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形成、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同时对各门思政课程系统把握,从知识上落脚、课程上统筹、专业上拓展,科学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贯通式融入各学段思政课的体系。二是秉持“大历史观”,引导学生以整体性视野透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三是拓宽认知视域,既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又通过实践课程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教学的内容论域和时空场域。

以学理性原则提升融入的通达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政治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充满自信自立自强的理论气度。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创新,是既体现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政课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六观”及其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使学生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以实践性原则提升融入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知和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在新时代呈现出光明前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思政课教学既要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又要积极延展教学“半径”,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得以具象化,让学生切身感受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激励他们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优化课程衔接,注重融入的“宽度”。一是在把握本硕博不同层级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分众式教学,建立循序渐进的课程融入体系。二是适时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的相关章节,形成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三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各门思政课的教学中,要在宽覆盖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侧重点。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重点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特点,彰显“人是发展的核心”的根本要义;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讲清楚中华民族从近代衰落沉沦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沿革;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内在逻辑;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奠基、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重点讲授,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鲜明特色、原创性贡献和重大意义。

深化课堂教学,注重融入的“深度”。一是以学理深度支撑融入的深度。教师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所讲授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的追问,能有的放矢地回应学生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关切,增强课堂教学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二是以专题教学支撑融入的深度。结合研究前沿动态、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凝练教学主题,组建素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设置专题教学模块,联系理论上的重点难点和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进行抽丝剥茧式讲解,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成功实践进行系统化讲授。三是结合教学目标和专题内容,设置问题链和问题丛,通过深度剖析、聚焦问题进行提问,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融入的“效度”。一是优化实践协同教学。拓展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创设全方位育人空间,充分利用能够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工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场所,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掌握知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优选教学法。采取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选取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作为切入点,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之“道”,强化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三是以数智化赋能教学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手段,赋能思政课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教学反馈等,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吸引力。依托VR/AR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运用,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体验,将抽象的思政课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内容,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手机:13343111462 电话:19358253669 邮箱:hbhswh1807@163.com 地址: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Copyright © 2024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35902号-3  
老师电话
立即咨询

刘老师

13343111462

董老师

19358253669


老师微信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