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北某管理学校近日组织学员赴山西省阳泉市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此次培训以“追寻红色足迹·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教学强化学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注入红色动能。

晨启征程:赓续革命薪火
清晨7时,载着学员的大巴车准时出发。经过两小时车程,队伍抵达百团大战纪念馆所在地——狮脑山。这座镌刻着民族记忆的英雄丰碑,不仅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是华北抗战的精神坐标。

在庄严的纪念碑前,班主任带领全体学员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讲解员以“百团破袭震敌胆”为主线展开教学:从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到军民同心修筑公路、破坏交通线的战术智慧;从“不留俘虏”的悲壮决策,到“破路运动”改写战局的战略意义……展厅内200余件文物与影像资料,将学员们带入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深耕精神沃土:解码奋斗密码
午后移师虎头山教学点,大寨展览馆内陈列的农具与手稿,揭开了“农业战线上的红旗”的传奇篇章。通过陈永贵旧居的实物展示与场景复原,学员们亲历了“三战狼窝掌”的艰辛岁月——大寨人仅凭钢钎铁锤,在悬崖峭壁上开垦出层层梯田,用十年时间实现粮食亩产翻番。这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寨田”的拼搏精神,与百团大战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交相辉映。

闭环管理:安全与实效并重
为确保培训质量,校方制定了周密方案:提前排查参训人员健康状况,排除心脑疾病、孕妇及传染病患者;预留弹性时间应对天气变化;要求学员返程后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落地。
“这次培训既是一次党性锤炼,更是一场青春对话。”学员小王在心得中写道,“站在当年支前妇女运送弹药走过的山路,触摸大寨人用过的辘轳把手,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直抵人心的力量。”据悉,该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红色教育+专业实训”双轨制培养模式,让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此次阳泉之行,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职业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引领他们“立心”,让红色文化成为照亮前行道路的永恒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