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塞罕坝印记,淬炼思政育人魂
——河北某政法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纪实
引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河北某政法职业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奔赴“地球卫士奖”获奖地——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为期6天的实践研修,以脚步丈量绿色奇迹,用初心解码精神谱系。
核心研修内容
精神溯源:从荒漠到林海
专题学习:深度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指示,聚焦“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三大内核。
现场教学:
塞罕坝展览馆:重现三代务林人57年艰苦奋斗史,见证“黄沙变林海”的生态逆转;
王尚海纪念林:聆听首任党委书记带领建设者战风沙、献青春的感人事迹;
望海楼:登临“森林之眼”,感受瞭望员24小时火情监测的坚守,体悟“钉钉子精神”。
生态实践: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
滦河源头:考察京津水源涵养地,解析生态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逻辑;
神龙潭与亮兵台:徒步林海湿地,俯瞰百万亩人工林,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
御道口牧场:探访塞罕坝“二次创业”前沿,解读草原修复与可持续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红色延伸:精神谱系的承德续写
承德博物馆:从建筑美学透视多民族文化交融;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抗日救国斗争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大贵口村:跟随总书记足迹,学习乡村振兴“特色农业+文旅”创新路径。
研修特色与成果
沉浸式思政课堂:将展览馆、林场、革命旧址转化为育人场景,实现理论具象化;
跨学科融合:生态治理、党史教育、乡村振兴多维联动,拓展思政教学广度;
育人转化:教师通过亲身实践,将塞罕坝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鲜活案例,赋能思政金课建设。
结语
本次研修以塞罕坝为原点,串联起生态文明、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为思政教师注入“精神之钙”。当政法教育者携绿色信仰回归讲堂,塞罕坝精神将在新一代青年心中扎根抽枝,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奇迹”。
研修金句
“望海楼的每一分钟瞭望,都是使命的刻度;王尚海林场的每一棵树,都是信仰的丰碑。”